5月8日,住建部和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規范房地產經紀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包含加強從業主體管理等十項內容,可以歸納為服務內容、合理收費、反壟斷、個人信息、存量房資金監管等五大亮點。
一是要求中介服務質價相符。此前,中介收取買賣雙方特定費率的傭金,但全行業對中介需提供哪些服務并未作統一規范。
對此,《意見》提出需明確經紀服務內容主要有基本服務和延伸服務,基本服務是中介機構為促成房屋交易提供的一攬子必要服務,如提供房源客源信息、帶客戶看房、簽訂交易合同、協助辦理不動產登記等;延伸服務是交易當事人委托的代辦貸款等額外服務。除了明示服務內容,《意見》要求中介機構必須對服務項目和收費標準明碼標價。
二是合理收費。中介費向誰收,如何收才合理,一直是行業和老百姓熱議的焦點。
對此,《意見》提了3點要求:傭金收費由交易各方協商確定,要合理降低住房買賣和租賃的中介費用;鼓勵按照成交價格越高、服務費率越低的原則實行分檔定價;引導由交易雙方共同承擔經紀服務費用。如果收費明顯高于市場平均水平,有關部門將采取約談等措施進行重點監管。
一位接近政策制定部門人士解釋,目前中國成交一套二手房的傭金約2-3個點,但從近10年、20年維度來看,中介提供的居間服務、收費標準變化不大,但交易成本卻隨著標的金額的增值而倍速增長。按照10年前的房價,成交一套100萬元的房子,2個點的中介費是2萬元,但對如今北上廣深動輒總價千萬起的住房而言,同樣的中介服務收傭20萬元-30萬元不等。
“10年前和今天的服務成本相比,變化了多少?中介成交一套千萬級別的房子和一套剛需房源所提供的服務和成本有多大變化?”帶著這些疑問,近幾年來,政策部門一直研究如何讓中介費率更合理等問題。
而對于房子成交價格與服務費率之間的關系,政策部門內部也存在多種聲音。
一方認為,應該按照標的價格由高到低分檔,豪宅收取更高費率,總價越低的房源費率較低;一方認為應更看重實際交易成本。提供相近服務內容前提下,成交價格越高的服務費率也相對較高,因此“鼓勵按照成交價格越高、服務費率越低的原則實行分檔定價”。例如,一套100萬元的房子按照2%收取的傭金,而一套1000萬元的房子應以更低的費率收取,比如1.5%。
針對如何收費,《意見》提出引導由交易雙方共同承擔經紀服務費用。受不同城市、中介品牌差異和市場交易慣例、供需影響,中介費由買賣雙方誰來出、出多少,是一個多方博弈的結果。在中國,目前更主流的規則是由買方出中介費,少數城市由買賣方共擔。
據經濟觀察網了解,在杭州等城市,貝殼等頭部中介機構正在試行將中介費率從買家2%改為買賣雙方各1%。
規則之下,中介人員早早想好了對策,一位頭部中介機構人士表示,在賣方市場,如果硬推行買賣雙方各承擔1%中介費,賣家也可以把1%的中介費加回總價中去。
一是要求中介服務質價相符。此前,中介收取買賣雙方特定費率的傭金,但全行業對中介需提供哪些服務并未作統一規范。
對此,《意見》提出需明確經紀服務內容主要有基本服務和延伸服務,基本服務是中介機構為促成房屋交易提供的一攬子必要服務,如提供房源客源信息、帶客戶看房、簽訂交易合同、協助辦理不動產登記等;延伸服務是交易當事人委托的代辦貸款等額外服務。除了明示服務內容,《意見》要求中介機構必須對服務項目和收費標準明碼標價。
二是合理收費。中介費向誰收,如何收才合理,一直是行業和老百姓熱議的焦點。
對此,《意見》提了3點要求:傭金收費由交易各方協商確定,要合理降低住房買賣和租賃的中介費用;鼓勵按照成交價格越高、服務費率越低的原則實行分檔定價;引導由交易雙方共同承擔經紀服務費用。如果收費明顯高于市場平均水平,有關部門將采取約談等措施進行重點監管。
一位接近政策制定部門人士解釋,目前中國成交一套二手房的傭金約2-3個點,但從近10年、20年維度來看,中介提供的居間服務、收費標準變化不大,但交易成本卻隨著標的金額的增值而倍速增長。按照10年前的房價,成交一套100萬元的房子,2個點的中介費是2萬元,但對如今北上廣深動輒總價千萬起的住房而言,同樣的中介服務收傭20萬元-30萬元不等。
“10年前和今天的服務成本相比,變化了多少?中介成交一套千萬級別的房子和一套剛需房源所提供的服務和成本有多大變化?”帶著這些疑問,近幾年來,政策部門一直研究如何讓中介費率更合理等問題。
而對于房子成交價格與服務費率之間的關系,政策部門內部也存在多種聲音。
一方認為,應該按照標的價格由高到低分檔,豪宅收取更高費率,總價越低的房源費率較低;一方認為應更看重實際交易成本。提供相近服務內容前提下,成交價格越高的服務費率也相對較高,因此“鼓勵按照成交價格越高、服務費率越低的原則實行分檔定價”。例如,一套100萬元的房子按照2%收取的傭金,而一套1000萬元的房子應以更低的費率收取,比如1.5%。
針對如何收費,《意見》提出引導由交易雙方共同承擔經紀服務費用。受不同城市、中介品牌差異和市場交易慣例、供需影響,中介費由買賣雙方誰來出、出多少,是一個多方博弈的結果。在中國,目前更主流的規則是由買方出中介費,少數城市由買賣方共擔。
據經濟觀察網了解,在杭州等城市,貝殼等頭部中介機構正在試行將中介費率從買家2%改為買賣雙方各1%。
規則之下,中介人員早早想好了對策,一位頭部中介機構人士表示,在賣方市場,如果硬推行買賣雙方各承擔1%中介費,賣家也可以把1%的中介費加回總價中去。
12

相關資訊
- 零傭金再現 房產中介如何破局2023-05-10
- 三亞:一季度房產稅收入同比增長44.4%2023-04-25
- 剛剛,財政部發布房產稅……2023-04-19
- 樓市真的在回暖?房產中介巨頭為搶經紀人“打架”,假扮客戶隱秘挖角2023-04-14
- 房產地規模見頂,下半場“穩者恒強”2023-01-03
同類資訊
- 惠州市惠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關于廣泛宣傳購房優惠政策的函》2023-05-09
- 僅三成百強房企還在拿地,土拍熱度依賴市場回暖2023-05-08
- 廣州今年第二批集中供地計劃出讓18宗地塊,總建筑面積244.19萬平方米2023-05-08
- 5月8日起杭州戶籍新政施行2023-05-08
- 江西南昌:全市停止收取住房公積金貸款擔保保證金2023-05-08
隨機資訊
- 王玨林稱:房價地價起伏趨穩 未來不會大漲大跌2010-12-14
- 心動就行動 觀岳廣場豪裝小戶型樣板間公開啦2010-12-14
- 必須杜絕房地產繼續主導財富再分配2010-12-14
- 解密京城第一爛尾樓:地產富豪揮金如土的爛尾人生2010-12-14
- 居民投資房地產仍是首選201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