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堅持“房住不炒”落實租購并舉,新型城鎮化仍是行業發展基石。
近日,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而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宏偉藍圖下,房地產行業究竟如何定調?未來行業又有哪些新機會?
01
堅持“房住不炒”落實租購并舉
提升全民尤其是新市民居住幸福指數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點評:房地產政策主基調將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強化住房的居住功能,弱化住房的金融屬性,嚴防房地產過度金融化、泡沫化。
其一,保障剛需、滿足改善,因城施策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其一,居民層面,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適度調降首套、二套住房置業門檻,提升居民居住福祉。但打壓投資、投機性需求,嚴防違規信貸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尤其是那些房價猶存上漲預期的核心一、二線城市,短期內調控政策難言全面松綁。
其二,企業層面,支持房企合理的融資需求,尤其要恢復優質民企的融資功能,讓企業經營逐步回歸正軌。但對于高杠桿、高負債經營的問題房企,還需將負債率逐步調降至相對合理的區間范圍,在此過程中部分不良企業將有序出清。
未來住房制度將全面貫徹落實租購并舉新模式,重點解決新市民、城市低收入群體的居住難題,實現人民群眾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提升全體人民的居住幸福指數。
其一,經過二十余年的迅猛發展,房地產市場需求逐漸趨于飽和,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多達41平方米。但結構性矛盾依舊突出,體現于核心一、二線城市房價高企,購房難且貴問題突出。因此,在人口持續凈流入的核心一、二線城市,亟需加快發展租賃市場,地方政府更要主動作為,用好政策“指揮棒”,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的政策內容:
第一,加大供應租賃及保障性住房用地,新增供地指標適度向租賃及保障性住房用地傾斜,并積極挖潛存量土地資源,將閑置的存量建設用地改建為租賃住房。第二,動用地方財政資金收購商品房作為人才公寓、保租房等政策性用房,既能提升政策用房供應,又能解決商品房去化難題,可謂是一舉兩得。第三,加快純租賃及保障性住房社區的市政配套建設,租賃群體可以同等享受落戶、教育等公共服務權益。
其二,長期來看,租賃市場將與商品房市場形成分庭抗禮之勢,租賃市場規模提升空間值得期許。而在房地產開發主業陷入增長瓶頸的大環境下,建議企業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積極參與租賃住房建設及運營,涉及投資、代建、招租運營等諸多業務環節,以便分得租賃市場的一杯羹。
堅持“房住不炒”落實租購并舉,新型城鎮化仍是行業發展基石。
近日,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而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宏偉藍圖下,房地產行業究竟如何定調?未來行業又有哪些新機會?
01
堅持“房住不炒”落實租購并舉
提升全民尤其是新市民居住幸福指數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點評:房地產政策主基調將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強化住房的居住功能,弱化住房的金融屬性,嚴防房地產過度金融化、泡沫化。
其一,保障剛需、滿足改善,因城施策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其一,居民層面,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適度調降首套、二套住房置業門檻,提升居民居住福祉。但打壓投資、投機性需求,嚴防違規信貸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尤其是那些房價猶存上漲預期的核心一、二線城市,短期內調控政策難言全面松綁。
其二,企業層面,支持房企合理的融資需求,尤其要恢復優質民企的融資功能,讓企業經營逐步回歸正軌。但對于高杠桿、高負債經營的問題房企,還需將負債率逐步調降至相對合理的區間范圍,在此過程中部分不良企業將有序出清。
未來住房制度將全面貫徹落實租購并舉新模式,重點解決新市民、城市低收入群體的居住難題,實現人民群眾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提升全體人民的居住幸福指數。
其一,經過二十余年的迅猛發展,房地產市場需求逐漸趨于飽和,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多達41平方米。但結構性矛盾依舊突出,體現于核心一、二線城市房價高企,購房難且貴問題突出。因此,在人口持續凈流入的核心一、二線城市,亟需加快發展租賃市場,地方政府更要主動作為,用好政策“指揮棒”,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的政策內容:
第一,加大供應租賃及保障性住房用地,新增供地指標適度向租賃及保障性住房用地傾斜,并積極挖潛存量土地資源,將閑置的存量建設用地改建為租賃住房。第二,動用地方財政資金收購商品房作為人才公寓、保租房等政策性用房,既能提升政策用房供應,又能解決商品房去化難題,可謂是一舉兩得。第三,加快純租賃及保障性住房社區的市政配套建設,租賃群體可以同等享受落戶、教育等公共服務權益。
其二,長期來看,租賃市場將與商品房市場形成分庭抗禮之勢,租賃市場規模提升空間值得期許。而在房地產開發主業陷入增長瓶頸的大環境下,建議企業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積極參與租賃住房建設及運營,涉及投資、代建、招租運營等諸多業務環節,以便分得租賃市場的一杯羹。

相關資訊
- 克而瑞:二十大報告強調租購并舉,房地產還有三大支撐2022-10-18
- 政策發力 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提速2022-03-07
- 三道紅線威力顯現 部分中型房企上半年融資規模攔腰斬斷2021-07-09
- 房企三季報業績預告報喜 業界繼續看好四季度銷售2019-10-17
- 10家房企銷售目標完成率超六成2019-08-06
同類資訊
- 美國房貸利率攀升至20年高位 二手房銷售連續八個月下滑2022-10-21
- 本地買房異地辦證 鄂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跨省通辦一站式服務2022-10-18
- 多地首套房貸利率跌破4%,四季度房地產市場有望加速修復2022-10-18
- 房地產業“去地產化”浪潮再現 專家:企業適應發展的一種戰略調整2022-10-18
- 中國新觀察|未來五年房地產怎么發展?定調來了2022-10-18
隨機資訊
- 易憲容:住房價格調整依然是核心問題2012-09-06
- 延安“微笑局長”渾身是寶 除鐘表還有眼鏡皮帶2012-09-06
- 集中開發致產能過剩 商業地產投資泡沫正在吹大2012-09-06
- 十堰城區9月6日新建住宅成交13套,均價5218元/㎡2012-09-06
- 17路57路公交今起調整線路 乘車請注意識別調整路線2012-09-06